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以及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超越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从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立场出发,把廉洁文化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重要位置,并随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与时俱进地为廉洁文化赋予新内涵、注入新活力。
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的基础工程一以贯之推进。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其中,“不敢”是纪律、法治和震慑,“不能”是制度、监督和约束,“不想”是认识、觉悟和文化。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最终的归宿和落脚点就是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发挥廉洁文化熏陶浸染作用,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涵养身心、坚定信念。实践证明,廉洁文化一旦形成,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约束力,往往比正式制度更有持久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廉洁文化建设把纪法、监督、教育并重的工作形象化、具体化和大众化,为纪法提供精神支撑,为监督提供价值标准,为教育提供思想内容,从而为一体推进“三不”奠定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使纪法实施更有力度、监督制约更有实效、纪律教育更有影响。
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一以贯之推进。廉洁文化的影响是深层次、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其影响的方式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所特有的以文育人功能,也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应有之义。行动上的腐败首先源于思想上的滑坡。一些官员不收手、不知止、不收敛,往往与缺少廉洁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内心缺乏对廉洁的敬畏有关。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熏陶,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
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以贯之推进。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在弘扬新风正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廉洁风行,社会生机勃勃;腐败横行,则会贻害无穷。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能够让整个社会尤其是干部队伍焕发蓬勃向上的朝气、披荆斩棘的锐气、崇廉拒腐的正气,为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